c
城市雕塑在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,且并不因时代和社会及地区的更迭而中断 。从古希腊、罗马到中世纪、文艺复兴及17、18、19世纪,直到20世纪,几乎遍 及各国的大小城市,成为城市建设及其文化的重要组成。在中国,虽然秦始皇下 令收缴天下兵器,运至都城咸阳销毁,并铸成12个各重24万斤的大铜人,排列在 阿房宫殿前,但并不似西方那样自觉将其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。在以后的漫长岁 月中,也未出现类似西方的城市雕塑。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在一些经济、文化比 较发达的城市,如上海、天津、成都、广州、重庆等地建立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 城市雕塑。5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,伴随着**和经济、文化的发展,城 市雕塑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其中不乏良好之作。在城市雕塑创 作十分活跃的情况下,80年代初成立了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和全国城市雕塑艺术 **,负责全国城市雕塑的规划、筹备、协调及创作工作,从此中国的城市雕 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。 城市雕塑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。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城市景观增加, 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。因此,城市雕塑的建立是非常严肃和慎重的,一般 需要由行政部门如**厅或地区**下令,由其下属有关的美术或雕塑组织具体 负责筹划、实施,通过招标或专门邀请某位或某几位雕塑家进行创作完成。作为 城市的组成部分,城市雕塑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共场所,如道路、桥梁、广场、 车站、码头、戏院、公园、绿地、**等处,它既可以单独存在,又可以与 建筑物结合在一起。后者一般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,如高楼、厅堂等公共建筑上 的浮雕装饰,和立于街心或广场上的**碑等,因此又需要和建筑师合作完成。 城市雕塑的题材范围较广,举凡与该城市的地理特征、历史沿革、民间传说、风 俗习惯、文化艺术、各行各业的**人物等有关联者皆可创作并建立,有的甚至 与此无关者,但能起到美化城市给人以审美价值者也可以采用。良好的城市雕塑 可以被人们视为该城市的市标。 任何一个城市,都有其发展的自身规律。它的历史背景、经济发展、人口 状况等方面决定了某特有的文化氛围。城市的文化氛围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其城 市雕塑的基本状况。较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,她是美国独立纪 念时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。伫立于曼哈顿的自由女神像,不仅仅是美国独立的象 征,更是美国地区的象征。女神手中握着的火炬与法典都是与美国文化、国情有 着紧密联系的。伫立于各个城市的城市雕塑,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而建立,它 的存在,还体现了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城市的文化建设。